“我们吵吵闹闹这么久,今天这事儿可算解决了!”调解室内传来了陆某舒心的话语。日前,太原讨债公司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转交的一起合同纠纷。这起纠纷纠缠长达八年,一场充满智慧与温情的调解由此拉开序幕。最终,7000元与 4000元这两个数字碰撞出和解的火花,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,现场支付了迟到八年的货款。
八年“恩怨”,各执一词
2017年1月,刘某前往宿迁义务商贸城向陆某购买一批20000元的鞋子,约定刘某先支付10000元货款,剩余款项按每年2000元分期支付。陆某称,2017年至 2025年间,刘某分多次支付货款共计13000元,尚有7000元未结清。刘某却坚称陆某记错账,自己实际仅欠6000元货款。
2024年6月,陆某前往刘某店铺索要货款,双方争执升级,甚至互相谩骂。同年11月,陆某再次索要时,刘某直接拒绝支付。无奈之下,陆某选择报警。刘某向民警表示,自己愿意支付货款,但前提是陆某得将其店内积压十余年的鞋子取回。陆某仔细核对后发现,这批鞋子年代久远,根本无法售卖,而且并非自己当初售卖给刘某的那一批,因而果断拒绝。由于双方在货款金额及货物处理问题上认知差异巨大,八年间数次报警,纠纷却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。
2025年3月,陆某来到宿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寻求帮助,这起纠纷随后被指派至蔡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。
热忱调解,巧化干戈
为尽快厘清案情,调解员力一敏多次致电陆某和刘某。经过三次诚挚邀请,双方终于同意在3月14日下午到调委会接受调解。调解室内气氛剑拔弩张,积压多年的怨气仿佛随时都会爆发。力一敏没有贸然开展调解,而是凭借敏锐洞察力,迅速捕捉到纠纷的症结所在——双方主张的货款金额相差1000元,这正是化解矛盾的关键切入点。
在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后,力一敏引导当事人梳理相关证据。根据陆某提供的手写账目明细,经仔细核算,刘某尚欠货款确实为6000元。然而,刘某提出,提货时陆某曾口头承诺卖不出去的鞋子可以退货,如今这批鞋子仍有大量积压,若陆某不收回鞋子,自己只愿支付 3000元余款。陆某对此坚决反对,称时隔多年账款未收回,鞋子滞销的经济损失不应都由自己承担,调解一度陷入僵局。
精妙调解,消融恩怨
在力一敏耐心地释法明理下,刘某逐渐意识到,退货事宜因缺乏书面协议,且时隔多年,已难以举证。力一敏精准洞察双方诉求,巧妙拆解矛盾症结,给出双方各退一步的调解提议。
经过多轮协商,刘某终于松口,同意支付陆某4000元货款,积压的鞋子也由自己负责处理。3月14日下午,阳光透过调解室的窗户洒在桌上,陆某的手机屏幕亮起,收款到账通知清晰显示,刘某已将4000元货款一次性支付到位。这一刻,调解室内紧张的气氛彻底消散,双方当事人的脸上终于浮现出释然的神情。这场持续了整整八年的“恩怨”,在调解员力一敏的不懈努力与温情调解下,如同春日暖阳下的冰雪,一点点消融,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。曾经针锋相对的二人,此刻相视一笑,握手言和,长达八年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为这段波折的商业故事,添了一抹温暖而和谐的结尾。
这个案例充分彰显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关键作用。案例中调解员力一敏展现了专业的调解素养,精准把握纠纷关键,引导双方梳理证据,明确欠款金额,推动调解进程,并能根据案件特点灵活调整策略,提出双方各退一步的建议,使调解方案兼顾双方利益,最终促成一致意见。通过及时有效的调解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避免纠纷进一步升级和扩大,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。
来源:法治宿城
审核:丁国娟
审稿:张轩瑞
制作:戚瀚文
标题:太原讨债公司阐述这起纠纷纠缠长达八年,一场充满智慧与温情的调解由此拉开序幕
网址:http://xmtbs.hflmwl.com/tzjq/224.html
作者:太原讨债公司 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以链接形式注明。